-
- 您現在的位置:→ 新聞資訊
【物流園資訊】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趨勢與對策
摘要:我國農產品物流模式呈現多元化特征, 主要有自營物流模式 (包括加工企業主導型、流通企業主導型和批發市場主導型) 、第三方物流模式、物流園區模式。我國農產品物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成本高、損耗大、增值能力弱, 應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, 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, 減少物流過程中的損耗, 增強農產品增值能力。未來農產品物流發展主要呈現園區主導多產業融合、電子商務化、農—宅對接、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智能化趨勢。
一、我國農產品物流現狀
農產品物流指的是以農產品為對象, 通過農產品產后加工、包裝、儲存、運輸和配送等物流環節, 做到農產品保值增值, 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活動。[1]
這個定義是按照物流術語標準中物流的定義來界定的。實際上, 對農產品物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, 這里只是引用了大家常用的一個定義。我國有一個非強制性的物流術語國家標準, 大部分關于物流的定義都是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來的。
目前, 我國農產品物流模式呈現多元化特征。為什么會多元?因為我國農產品種類非常多, 而且各種農產品的屬性不一樣。我國地大物博, 很多地方的自然條件、經濟結構、發展水平都不一樣, 所以就會在不同的地方衍生出不同的農產品物流模式。本文主要介紹以下三種:
1. 自營物流模式
自營物流模式, 主要指農產品的生產者、加工者或者是流通企業, 自主組織物流活動, 為自己的農產品生產銷售進行服務, 連接農產品的生產與消費。這種自營模式實際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:加工企業主導型、流通企業主導型和批發市場主導型。
上一篇: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: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做好“三農”工作
下一篇:None